top of page

太陽能發電的環境衝擊:專家解析太陽能板的材料與回收挑戰

  • 作家相片: Unop
    Unop
  • 2019年6月21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背景描述:

太陽光電是台灣目前裝置容量最高的再生能源,至2019年3月全台總裝置容量接近3000MW。然而,太陽能板是否會造成污染,風吹日曬雨淋是否會導致有害物質的釋出,一直是輿論討論的重要問題。為此,特邀專家深入解析目前常用的太陽能板型態、成分與結構,提供參考資訊助於進一步的探討。


專家分析:台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特聘教授魏榮宗的見解

魏榮宗教授指出,當前的太陽能板可以分為以矽為主要材料及以化合物為主要材料的兩大類別。在這兩大類中,單晶矽和多晶矽是最常見的選擇。這兩種材料的轉換效率高,且具有卓越的壽命和可靠性。相較之下,單晶矽的效率略高於多晶矽,價格差異也不大,因此台灣地區目前大部分選用單晶矽類型來達成更高的發電量。


矽(Si)是地球上含量排名第二的元素,本身不具毒性,所以對環境的危害主要來自於製造矽晶材料過程中所使用的各類添加物及其衍生物。加工過程中,一項有害產物為廢酸,其為蝕刻過程中混合的廢硝酸、氫氟酸及緩衝液。其中,氫氟酸是一種急性毒性化學品,其主要毒性來自於氟離子,可能對人體心血管與神經系統造成嚴重影響。通過導入綠色製程,能夠有效減少氫氟酸的使用和排放。而硝酸雖具腐蝕性,對人體的危害性不及氫氟酸,它可經過稀釋降低危害。


此外,矽晶片的切割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些廢矽晶片,但這類廢棄物的主要成分仍然是矽,且可回收再利用以作為晶原料,因此對人體的健康不構成威脅。由於矽晶片完全被玻璃等材料包覆,進行發電的過程中不會釋出化學物質,故對環境的排放也不存在污染風險。


太陽能板的回收與再利用:歐洲的成功經驗

面對太陽能板的除役問題,魏教授提到,歐洲目前已經在太陽能面板的回收再利用方面達到將近100%的水平。太陽能模組的組成主要包括62.7%的玻璃、22%的鋁框、3-5%的矽晶片和醋酸乙烯酯聚合物(EVA膜)等。在技術上,這些組成材料可以有效分離,但實務上的挑戰在於,廢棄太陽能模組尚未達到報廢年限,產生的廢棄量仍偏少,無法支撐回收工廠的運營。


太陽光電產業的環境控制能力

魏教授提出,太陽光電(PV)產業所產生的環境危害是可以控制的,這一點可以從半導體產業的經驗中觀察到。相關的製程產物或廢棄物是可以資源化再利用的,例如廢矽晶圓、廢酸鹼、廢溶劑以及無機性汙泥等,這些再利用技術已相當成熟,大部分可適用於PV產業。如果能妥善利用這些廢棄物資源化技術,不僅能減少環境的負擔,還能促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然而,隨著我國太陽光電發電設備的擴建,將來必然會產生大量的廢棄太陽能面板。魏教授強調,政府相關單位應及早建立廢棄太陽能面板的處理與回收制度,以防止廢棄的太陽能面板對環境造成影響。儘管目前環保署尚未完成回收機制的完整法規修訂,但已通過能源局修訂再生能源發展設備設置管理辦法,開始徵收廢棄太陽能面板的回收費用,每kW收取一千元,以鼓勵生產或進口商自發性回收廢太陽能面板。


太陽能產業的挑戰與機會

面對日益增加的陽光能源產能,台灣的太陽能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亦面臨回收與環境保護的雙重挑戰。隨著未來太陽能發電市場的擴大,如何有效回收這些面板將成為產業的焦點話題。魏教授指出,必須透過立法與技術創新來加快回收技術的發展,並積極尋求公共與私營部門之間的合作,以達成最佳的環境與經濟效益。


尤其在提升太陽能板回收技術方面,台灣可以借鑒國際成功的經驗,結合當前資源回收的技術進行改進,設立專業的回收設施,建立高效的廢棄物管理系統。如此,讓太陽能產業在持續增長的同時,也能兼顧對環境的責任。


未來展望與結論

未來,隨著太陽能技術的進步與升級,太陽能板的製造、使用和回收過程都將持續受到關注。政府的法規與政策將在於確保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要兼顧環境的友好性。此外,持續的公眾教育和宣傳也至關重要,以提升社會對太陽能發電及其環境影響的認知。


總之,太陽能提供了一種清潔且可持續的能源選擇,但這也伴隨著潛在的環境問題。在推動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同時,我們必須以環保的角度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包括確保相應的回收系統到位,讓能源的轉型不僅是一個技術挑戰,更是對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FAQ結構:

Q1: 太陽能板主要由什麼材料製成?

A: 太陽能板主要由矽材料(包括單晶矽和多晶矽)、玻璃、鋁框和醋酸乙烯酯聚合物(EVA膜)組成。


Q2: 太陽能板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嗎?

A: 由於矽本身不具毒性,太陽能發電過程中不會釋出有害物質,因此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風險相對較小。


Q3: 廢棄的太陽能板如何處理?

A: 台灣正在建立廢棄太陽能面板的處理與回收制度,目前政府已開始徵收回收費用,以鼓勵生產和進口商進行回收。


Q4: 太陽能產業的環境危害能被控制嗎?

A: 從半導體產業的經驗看,產業所產生的環境危害是可以控制的,通過再利用廢棄物資源化技術,可以有效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結語

太陽能產業的發展無疑是暢通無阻的,但伴隨著其增長,我們也要不斷反思與調整對環境的影響,從而使能源發展同時兼顧生態保護的需要。唯有如此,才能達到更為和諧可持續的未來。


Meta Title: 太陽能板的環境影響與回收挑戰:專家分析與建議

Meta Description: 探究太陽能板的材料成分及環境影響,台灣科技大學魏榮宗教授解析太陽能發電的環境風險,並提出廢棄太陽能板的回收方案與未來展望,助您了解可持續能源的發展與挑戰。

Comments


bottom of page